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什么?(不可忽视的地球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政治意义)

   日期:2021-11-30     文章发布:文章发布    网络转载:生活号    
移动站源标题:http://mip.818114.com/article/item-111474.html 文章讲述了在第一颗人造卫星百思特网发射前,美国和俄罗斯为能争取作为第一个发射卫星的国家所做的努力。在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美国的回应和一系列举措。,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震惊了全世界。这一事件激发了全世界的热情,并加速了美国羽翼未丰的航天事业的发展。无疑人类第一次将卫星送入轨道的那一刻,具有划时代的意,而对于美国人来说,除了震惊还有挫败。,
,苏联人造卫星掀开太空探索开端,
,“Sputnik”来自俄语,意思是“全球旅行的伴侣”。它是一个很小的金属球,重量只有83公斤(184磅),由R7火箭送入太空。这颗小卫星携带苏联在国际地球物理年工作的一部分——一个温度计和两个无线电发射器。虽然其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科学研究,但此次发射和部署更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表明了苏联在太空的雄心。,
,人造卫星每96.2分钟环绕地球一周,每21天通过无线电传送一次大气信息。仅仅在发射57天后,人造卫星就在重返大气层时烧毁了,但这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探索时代的到来。几乎与此同时,美国和苏联开始同时制定载人航天计划,其他种类、功能的卫星也随之被制造出来,一个卫星探索太空的时代开始了。,
,苏联人造卫星对太空探索时的铺垫,
,要理解Sputnik 1的划时代意义,很重要的是看看当时的时代背景,让我们来好好回顾一下20世纪50年代末。那时,世界的科学家刚刚开始进行太空探索。火箭技术的发展原本上是为了进行太空探索的,是由于特殊情况转移到战时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现在的俄罗斯)在军事上和文化上都是对手。双方的科学家都在努力开发更强大的火箭,争取成为首个实现将有效载荷送入太空的国家。究竟谁能获得首发权,只是时间问题,而世界需要的是科学和技术的推动。,
,成为太空探索重点的空间科学,
,在学术界,1957年被定为国际地球物理年(IGY)。在这一年里,科学家们将使用新的方法来研究地球、地球大气层和磁场。它的时间制定与11年的太阳黑子周期一致。天文学家还计划观察太阳及其在整个时期对地球的影响,特别是对通信和新出现的太阳物理学学科的影响。,
,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来监督美国的IGY项目。这些研究包括我们现在所说的由太阳活动引起的“太空天气”,如极光风暴和上层电离层的其他方面。他们还想研究其他现象,如气辉、宇宙射线、地磁、冰川学、重力学,测定经度和纬度,并计划在气象学、海洋学和地震学方面进行试验。作为这个计划的一部分,美国计划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它的设计者希望美国成为首个把载荷送入太空的国家。,
,这样的想法并不新鲜。1954年10月,科学家们呼吁在IGY期间发射第一批探测器来绘制地球表面的地图。白宫批准了这项提案,并宣布计划发射一颗绕地卫星,测量高层大气和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为了充分了解其利弊,官员们征求了各政府研究机构的建议。1955年9月,海军研究实验室的先锋计划成功中标。该小组开始建造和测试导弹。然而,在美国向太空发射第一枚火箭之前,苏联抢先一步发射了Sputnik 1。,
,美国的反应,
,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不但让所有人意识到前苏联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同时还激发了美国的公众舆论。前苏联“击败”美国进入太空引发的政治反弹产生了一些有趣而深远的结果。美国国防部立即开始为另一个美国卫星项目提供资金。与此同时百思特网,沃纳冯布劳恩和他的陆军红石兵工厂团队开始了探索者项目的工作,该项目于1958年1月31日发射进入轨道。很快,月球成为美国太空探索的主要目标。,
,前苏联人造卫星的发射也直接导致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成立,它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民用太空活动(而不是使活动军事化)。1958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航空和太空法》(通常称为“太空法”)。该法案于1958年10百思特网月1日成立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并将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和其他政府机构联合起来,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旨在让美国大刀阔斧地进行太空事业。,
,纪念划时代意义的苏联人造卫星模型散布在世界各地。一个挂在纽约市的联合国大楼,另一个挂在华盛顿特区的航空航天博物馆作为纪念。英国利物浦的世界博物馆也有一个,哈钦森的堪萨斯宇宙空间中心和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西班牙马德里的俄罗斯大使馆也有一个。它们的存在提醒着人们太空时代早期,当时科学和技术正在一起创造一个探索的新时代。,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留言删除
 
 
更多>同类动态

同类新闻
最新资讯
最新发布
最受欢迎
网站首页  |  黄页  |  联系方式  |  信息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API推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000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