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时期,真正意义上的机器被发明,机器开始逐步代替人的手工劳动,彼时的机器还只是由简单零部件组成的机械装置,应用范围局限在工场手工业当中。从1910年科幻小说中对机器人的最初的构想到1954年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机器人落地,再到机械手、机器人一类自动化装置系统地从事社会化大规模生产,机器人正阔步向人类世界走来。
“从浩瀚太空到万里深海,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从国之重器到百姓生活,我们正步入与机器人和谐共荣的缤纷多彩新世界。”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2021年世界机器人大会致辞中这样说道。
大到工业、制造业、3C产业等宽泛行业,小到医疗、教育、娱乐等细分领域,这些与我们日常生产及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场景,对于机器人各有需求,又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机器人研发商也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创造高质量的创新成果,探索多行业多场景的解决方案。
目前来说,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覆盖了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整机、系统集成全产业链。而且随着产业升级需求扩张和人口红利消退,加之5G、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市场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
机器助人
科沃斯将Al技术引入家用服务机器人领域,借助LDS激光雷达以及精确算法实现全局规划,自主研发蓝鲸清洁系统,创新智能交互方式,真正实现让科技为家思考学习。深耕消费者使用场景,探索更优的地面清洁解决方案,推动着高品质的智能生活方式普及。
臻迪科技不断在智能化、小型化道路上持续积累,将智能传感器技术、视觉SLAM技术、组合导航技术、高精建图技术、路径规划技术、自主飞行控制技术等融合在单一处理器平台上实现,并集成了人脸检测、手势识别、行人重识别等多种AI类智能算法。
埃斯顿把握时代脉搏,自动化核心部件产品线已完成从交流伺服系统到运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的战略转型,业务模式正在实现从单轴到单机到单元的全面升华,工业机器人产品线在公司自主核心部件的支撑下得到高速发展。
核心技术突破、应用场景聚焦、产业优化升级……机器人市场竞争仍处于上半场,存在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机器换人
需要明白的是,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带来的不只是一个或几个行业的变化,而是整个经济社会全行业的变革。产业升级是大势所趋,“机器换人”同样如此。从长远来看,这一趋势势必会刺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短期内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冲击也不容忽视。
就行业现状而言,机器人应用面临的门槛诸多,因此多为商用,少见家用。而机器对人的替代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目前基本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低层次劳动力受到了较大的波及。但技术因素驱动,越来越多的高级技术工人也会被逐渐替代。要解决这些衍生的问题,与机器无关,与制度和人有关。
假以时日,机器人真正走近千家万户或很快到来。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智能手机也算是机器的一种,现在已是人类最为熟悉、应用最普遍的工具。
机器为人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龚克曾说:“工业革命是拓展人类的体力,信息革命则是增强人类的脑力。实际上要求类人的人工智能形成一个研究发育机理,包括研究对意图的理解和行为决策能力,就是让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相向而行,共同支撑我们的智能制造,实现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归根结底,机器人服务于人。机器人是人的延伸,人工智能追本溯源仍是人。抛开相对机械化的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不谈,即便是少部分能够模拟人类思维和行动的服务机器人,它的内在逻辑也依旧是程序化的、有据可循的。而人的思想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情感是没有办法计算和复制的,机器人或许会在某个方面胜过人类,但永远不会超越人类。
过分隐忧其实毫无必要,唯有发展才是真道理。不论是技术层面的更新优化、产品层面的迭代升级,或是应用层面的创新探索,皆是未来机器人行业的长线竞争优势。加速机器人行业落地,就是在为科技赋能,为人赋能。
机器人有无尽的想象和未知的价值,而人类有更值得期待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