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和民间习俗

   日期:2022-06-14     文章发布:文章发布    网络转载:生活号    
核心提示:端午节的由来和民间习俗
移动站源标题:http://mip.818114.com/news/item-234268.html 端午节,又被称作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的由来和民间习俗,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 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源于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 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民间习俗,1、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已流传两千多年。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2、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3、悬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4、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5、点雄黄酒,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古人们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端午节的古诗,1、《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2、《竞渡歌》,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3、《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4、《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5、《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6、《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7、《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8、《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9、《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10、《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关于端午节由来及习俗介绍, 端午节的习俗及民间传说,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的简短介绍, 2021年端午节起源由来及传统风俗, 端午节传统十大习俗, 2022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屈原, 端午节的习俗及来历, 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及来源, 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留言删除
 
 
更多>同类行业

同类新闻
最新资讯
最新发布
最受欢迎
网站首页  |  黄页  |  联系方式  |  信息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API推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000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