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微信接连严打“微信营销”外挂,比如“自动拉人”、“一键群发”等社群运营外挂都被严厉封杀。
紧随其后又推出了一款基于微信小程序形态的社群产品“和群”,这其中不能说没有关系。
“和群”小程序2017年7月以「漂流音乐」的名称注册,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反复以音乐为主题进行改名,直到上个月14号正式更名“和群”,开始内测。
以兴趣作为切入点,以微信作为载体,以小程序作为主体,确实是有可能成为微信场景下的兴趣社群。
但是经过一个礼拜的观察和运营,我发现还没有能实质性的推广兴趣社群的功能。而且和群里的社群发帖频率比较低,几百人的小组,日发帖数只有几个。
打开“和群”可以看到三个板块:群组、音乐推荐、个人主页。
先重点说说与社群关系看似最大的群组模块。
进入群组功能之后,只有简单的发贴和回复功能,本质上实现的是朋友圈功能,但还到不了“社群”的层次。
因为仅依靠简单的版聊功能,无法帮助社群运营者长期运营自己的兴趣社群,也无法打造出有氛围有温度的社群。
单个社群人数不设限似乎可以解决微信群群聊上限的问题,但又无法高效地触达到每位社群用户,不利于更多运营及盈利动作的开展。
同时对于普通的社群用户来说,“和群”上线已有一段时间,尚未开放搜索功能,首页推荐群组过于随机,这让想找到目标社群的用户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目前社区社群赛道上的产品越来越多,各大公司开始持续发力,我观察分析了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社区社群工具,发现有一款非常理想的社群工具。
这一个对外发声极少的社群平台,叫做「乌托邦」,这款产品的基本功能和高度自定义的理念和设计,可以满足几乎所有社群的运营问题。
打开「乌托邦」首页推荐位,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社区,搭建的都比较完善,社区氛围也比现在大多数的单向输出的社区好很多。
比如点进推荐位的考研交流论坛,可以看到社区首页有清晰的信息结构和内容沉淀形式,
基本的打卡、群聊、经验体系、版聊功能都十分完整,完全具备了社区平台该有的几乎所有的运营工具。
除此之外,我还观察到了「乌托邦」和其他同类产品更为不同的一点。
比起现在市面上大多数围绕kol设计的“社区”产品来说,「乌托邦」里多方互动的氛围也更浓。
在别的社区如果kol停止内容输出和运营维护,社区可能很快就会死掉,但在乌托邦,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社区共建的理念足以让社区动态发展起来。
一方面打造了互动氛围降低了运营者的运营成本;
另一方面互动形成的极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社区成员更愿意“买账”,从而帮助运营者带来持续的实际收益。
为了了解这种良好的社区生态和多边互动形成的原因,我也深入研究了他们的乌托邦管理后台,体验了之后,我认为这种生态和氛围,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高度自定义的制度和优秀的产品设计。
好的社区一定有自己特有的社区规则和文化氛围,乌托邦管理后台可以自定义一系列内容,包括分区设计、各分区独立权限、成员经验等级体系、打赏抽成比例,自定义标签、甚至是虚拟货币激励。
分区定制可以服务于社区内不同的运营目的,可以将社区内不同的内容和人群放在特定的区域。
比如你是一个摄影社区,可以分为晒照区、设备交流区、闲聊区、约拍区等,有助于形成和发展多元化的内容和交流;
各分区的独立权限也让我十分意外,每个分区可以设置不同的加入和互动门槛,运营者可以设置自己社区的加入、发帖、回复、打卡等权限,这对于维护社区氛围十分重要;
社区维护是一件长期且辛苦的事儿,打赏比例抽成自定义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是社区内盈利的一大利器,社区成员之间相互打赏,运营者可以设置抽成比例,让社区运营真正有回报有产出;
同时,还有独特的经验+虚拟货币自定义激励体系,运营者可以设置经验和货币奖励,奖励自己提倡的社区行为,随着经验和虚拟货币在社区内的动态流通,社区氛围被轻松盘活。
把内容创作匹配、社群氛围盘活到社区实际收益,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我觉得这是一款极其用心的社群运营工具,不论是技能学习型、还是兴趣交流型、又或者地域联系型,都能通过「乌托邦」搭建适合自己的社群平台。
总之,社群因聚集而产生,因运营而存在并壮大。
社群的价值不在于仅仅通过简单的加入动作把人聚在一起发话题,而在于持续的运营,在于形成群体统一认可的价值观和喜闻乐见的社区氛围。
通过和群这类产品能把人们聚在一起,但如果想要发展更为理想的社群,还是要通过「乌托邦」这种高度自定义的社群运营平台。
充分体验后,我认为乌托邦团队对于社区运营的理解,已经十分成熟。
近期这款产品将进行一次品牌升级,邀请了秋叶等社群运营大佬进行深入的社群运营探讨。
我帮大家拿来了宣传海报,我们一起去围观探讨社群运营方法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