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岁月如歌(ID:misstime666)
5月8日也就是明天,是邓丽君的祭日,所以今天想给你们听她的歌,用她最经典的歌曲,纪念这位伟大的歌手。
李宗盛曾说过,在演艺圈很多人是“奇迹”,但唯有邓丽君可以称为“传奇”。
邓丽君的歌声是一个时代的标记,任时光匆匆流去,似乎只要听到邓丽君三个字,听到她甜美的嗓音,就可以轻易的唤起过去的记忆。
专属于她的温柔和清纯,抚慰了多少动荡而不安的心。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
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开在春风里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
我一时想不起
跟爸妈唠嗑才知道,对于他们而言,邓丽君的歌声总是带着点神秘和刺激的影子,因为大陆的电台从不播放邓丽君歌曲,但收听除了大陆以外的电台,都会被视为“偷听敌台”。
因此当时要听到邓丽君,就只能等到深夜,偷偷地将收音机塞到自己的被窝里,打开“敌台”,把音量调到最小,耳朵贴近喇叭来听。
或许这就是专属于上一代人的青春叛逆,明知道这是犯禁偷听,但也难以抵挡邓丽君低吟浅唱。
有人回忆当时听到邓丽君,“感觉就是在重压之下,突然可以‘呼’的一声,长舒一口气,意识到还有美好的存在。”她的歌声本身就是一种刺激,一种诱惑,更是一种吸引。
在那个含蓄和隐忍的年代里,一句“但愿那海风再起,只为那浪花的手,恰似你的温柔”,刺激了对温柔的浪漫想象,海风掠过海洋荡起浪花,像我拂过你的长发满怀温情;
一句“椰风挑动银浪,夕阳躲云偷看,看见金色的沙滩上,独坐一位美丽的姑娘”,诱惑了那颗奔向海边的心,期待着去邂逅那个双目如星,双眉似月的姑娘,抚慰她的忧伤;
一句“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吸引着那些寻求故事的人,觅得一座歌中的小城,在青砖路上漫步,在石瓦房间说笑,享受音乐和生活。
那时候,如果一个男孩喜欢一个女孩,他就会四处托人找一盘邓丽君的磁带,翻录下其中的《甜蜜蜜》,然后包在饭盒里偷偷塞给女孩。
想想真的很浪漫,男孩守在录音机边一边翻录着“梦里,梦里见过你,甜蜜笑得多甜蜜”,一边想象着女孩的脸,女孩收到磁带时的羞涩一笑。
两人一起跟着音乐唱“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所有的情感尽在不言中。
啊~~在梦里
梦里梦里见过你
甜蜜笑得多甜蜜
是你~是你~梦见的就是你
邓丽君所具有的时代魅力,让她和她的歌曲成为文化印记,刻在每一个华人的心里。
《甜蜜蜜》里张曼玉坐在黎明的自行车后座上,大声唱着《甜蜜蜜》,成就了最经典的爱情画面。都以为这是一段天真而纯粹的情感开始,但现实的一句“我来香港的目的不是你,你来香港的目的也不是我” 让短暂交集的两人分离,奔向各自目的去了。
邓丽君甜美的歌声,串起两个小人物数次的相遇别离,好像邓丽君就有这样的作用,她的歌一出现,就自然地带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氛围、风貌和爱情,甚至到现在,还能代表着六零七零后的人对爱情的认知和取向。
08年的5·12地震后,劫后余生的幸存者们集中住在应急帐篷里。有人回忆说那段时间,总能听到隔壁帐篷的邻居大爷在夜里放邓丽君的《甜蜜蜜》,放的磁带是他到家附近的废墟里刨出来的,灾后断水断电,大爷还要跑到电力供应站排很久的队,只为给自己的录音机电池充电。
后来才知道,大爷是给地震那天被房子预制板砸中的老伴放歌,《甜蜜蜜》是他老伴最爱听的一首歌。
爱情很难被描述,可是邓丽君的歌就这么轻松地,把爱情里的甜蜜悲伤给表达出来。
韩松落曾形容:“渐渐明白邓丽君的歌好在哪里,她的歌没有怨气,即便唱的是‘证明你一切都是在骗我’。她不给听歌人的情绪染色,不让忧郁的更忧郁,绝望的更绝望。给别人的情绪染色,是赢得喜爱的快捷方式,在情绪的深渊边推人一把,准保让人一辈子记得你。但她下不了手。到了一定年纪,终于觉得,这是一种道德。”
邓丽君也在写给老师庄奴的信中说:“是一种奉献的压力,迫使自己不敢松懈。如何唱好歌,怎样把歌唱好,常常摆在心里。这种心理,只是告诉我自己,要把欢乐带给大众。”
她甜,但是不腻;她妩媚,但是不妖娆;她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回忆,唤起了人们对于自我和爱情的向往和欲望。
许多年前,一代人陶醉在她的歌声里,造着自己的梦;许多年后,这一代人在她的歌曲里迈过生活,走向中年。
大街小巷早已不再放邓丽君,但只要在某个角落她的歌声一响,就如同密码般串联这代人的青春回忆。
点这里的“在看”,让卡娃知道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