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第一段原文及翻译

   日期:2022-09-30     文章发布:文章发布    网络转载:生活号    
核心提示:《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作品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
移动站源标题:http://mip.818114.com/news/item-445349.html

《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作品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


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文】

【第一段】

止不住的叹息擦不干的泪水啊,

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不顺利。

我虽然爱好高洁又严于律己啊,

但早上进献忠言晚上就被废弃。

既然因为我佩戴美蕙而遭斥退啊,

但我还要加上芳香的白芷。

爱慕芳草是我内心的信念啊,

虽九死也绝不悔恨停止。

怨只怨君王是这般放荡糊涂啊,

始终不理解人家的心意。

众美女嫉妒我的娇容丰姿啊,

说我善淫大肆散布流言飞语。

本来时俗之人就善于取巧啊,

违背法度把政令改变抛弃。

他们背弃正道而追求邪曲啊,

争相把苟合求容当做法则规律。

忧愁、抑郁、烦恼我是这样失意啊,

只有我被困厄在这不幸的世纪。

宁愿立即死去变成游魂孤鬼啊,

我也不忍心以媚态立足人世。

凶猛的鹰隼不与众鸟同群啊,

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方和圆怎能互相配合啊,

不同道的人怎能相安相处?

暂且委屈压抑一下自己的情怀啊,

忍受承担起那耻辱和编造的罪过。

怀抱清白之志为正义而死啊,

本来就是前代圣贤所嘉许的。

【第二段】

悔恨当初没有把道路看清楚啊,

现在停下来我准备往回返。

掉转我的马头把车赶上原路啊,

趁在迷途上还没走出太远。

让马儿在长满兰草的水边漫步啊,

再奔向椒丘暂且在那儿休息。

入仕为官不被信用反获罪过啊,

只好退身重整我当年的旧衣。

用芳洁的荷叶裁制上衣啊,

用芬芳的荷花缝制裙裳。

没有人理解我也就算了吧,

只要我的内心真正高尚。

头上戴着高高的高山冠啊,

长长的佩带我系在腰上。

芳草和美玉聚集我一身啊,

峻洁的美质无一丝损伤。

忽然回过头来纵目四望啊,

我打算去周游天下四方。

佩戴着五彩缤纷的佩饰啊,

香气阵阵分外浓郁幽香。

人们都各有自己的爱好啊,

我独爱好修饰习以为常。

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啊,

我的心岂能因害怕而改样!


【注释】

【第一段】

①太息:叹气。

②民:人。民生:即人生,作者自谓。

③好:喜欢。一说为衍文(见姜亮珍《屈原赋校注》引臧庸《拜经日记》)。

④谇(suì):谏。

⑤蕙纕(xiānɡ):以蕙草编缀的带子。

⑥申:加上。

⑦九死:极言其后果严重。

⑧浩荡:本义是大水横流的样子,比喻怀王骄横放纵。

⑨民心:人心。

⑩蛾眉:喻指美好的品德。

谣诼(zhuó):楚方言,造谣诽谤。

规矩:木匠使用的工具。规,用以定圆,矩,用以定方,这里指法度。

绳墨:工匠用以取直的工具,这里比喻法度。

竞:争相。周容:苟合取容。度:法则。

忳(tún):忧愁、烦闷,副词,作“郁邑”的状语。

溘死:忽然死去。

鸷鸟:鹰隼一类性情刚猛的鸟。

圜:同“圆”。

攘诟:遭到耻辱。

伏:通“服”,保持。

【第二段】

①相:看;观察。

②延伫:长久站立。

③皋:水边之地。兰皋:生有兰草的水边之地。

④椒丘:长有椒树的山丘。

⑤进:指仕进。

⑥初服:未入仕前的服饰,喻指自己原来的志趣。

⑦芰(jì):菱叶。

⑧集:聚集。芙蓉:荷花。

⑨已:罢了;算了。

⑩信芳:真正芳洁。

岌岌:高耸的样子。

陆离:长长的样子。

杂糅:掺杂集合。

昭质:光明纯洁的品质。

游目:纵目眺望。

四荒:四方极远之地。

缤纷:非常美好的样子。

弥章:更加显著。章:同“彰”,显著。

体解:肢解,犹言粉身碎骨。

惩:悔戒。


通假字

偭规矩而改

通“措”,措施。

何方圜之能周兮

通“圆”,圆凿。

 忳郁邑余侘傺兮

通“郁悒”,忧愁苦闷。

进不入以尤兮

通“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

通“彰”,明显。

延伫乎吾将

通“返”,返回。


词类活用

余马于兰皋兮

使动用法,使……步行

余冠之岌岌兮

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高。

余佩之陆离

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长。

固前圣之所厚 

形——动,推重。

民生之多艰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哀伤。

鸷鸟之不

名——动,合群。

谣诼谓余以善

动——名,淫荡,纵欲之事。

心而志兮

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受压抑。


特殊句式

謇朝谇而夕替 被动句。无标志词。

步余马于兰皋兮 状语后置。介词“于”。

不吾知其亦已兮 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应为“不知吾”。

谣诼谓余以善淫 状语后置。介词“以”

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 状语后置。介词“以”。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定语后置。助词“之”,还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介词结构后置


一词多义

:余虽好修姱以兮 虽然

虽九死其犹未悔 即使

修:余独好修以为常 美 

退将复修吾初服 整理

邹忌修八尺有余 长、高

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修改


古今异义

怨灵修之浩荡

古义:荒唐 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偭规矩而改错

古义:改变措施 今义:改正错误

无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出境困窘 今义:经济困难

宁溘死以流亡

古义:随着流水而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是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第一人称代词“我” /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 认为

工巧:技艺巧妙/善于取巧

陆离:形容色彩繁杂/修长的样子


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诗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品格?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忠贞不移

诗人的品格是高尚的,意志是坚定的,节操是清白的,才华是横溢的。


课文思路结构

思路结构

屈原《离骚》一诗博大精深,主题是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课文节选部分共13节、52句,通过比喻、象征和比较、对照的手法及夹叙夹议的运用表现了屈原志洁行高,执着追求的精神。先从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遭遇写起,然后再否决自己退隐独善的闪念,表明自己决不变心的爱国热情。

结构图:

前半段:

政治理想:哀民生、遵规矩、施美政

政治遭遇:灵修不察、众女嫉余、时俗工巧

心志:屈心抑志、九死未悔

后半段:

退隐的闪念:回车复路、退修初服

爱国决心:好修为常、体解未变


课文赏析

1 、文章特色 深刻的现实内容与高度的浪漫主义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离骚》作为一首宏伟瑰丽、令人回肠荡气的政治抒情诗,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和象征等手法,生动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斗争,表现作者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广忧愤和精神上的追求。

2、 语言特色以六字句为基本句式,加上虚字“兮”,参差变化,舒展自如;双句押韵,节奏铿锵而活泼变化,抒情淋漓酣畅,声情并茂;间以楚地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3、 赋的运用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 比兴手法王逸把《离骚》的意象体系分为三类:社会性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话界的意象群。课文中的意象体系多为第一、二类,即主要以“香草美人”为喻(蕙, 茝 ,芰荷,芙蓉,蛾眉等),表达自己高洁的胸怀、美好的心灵。此外,屈原善于运用打比方来说理。

5、“移情”技法的运用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兰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陆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住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可以体会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

也可以说此时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花溅泪”“鸟惊心”也是移情的写法。

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 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

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6.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7.理解文章,研读诗句,指出下列诗句中使用的艺术手段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明确:用“蕙纕”、“揽茝”比喻自己的美德,反衬奸佞小人的嫉恨,揭示自己的高尚道德。

(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明确:用“绳墨”比喻准则、准绳。整句诗在于揭露趋炎附势之徒的丑态,比喻的运用使这种表达更形象生动。

(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明确:全句诗均在暗喻诗人自己在刻意追求完美的外形。这种用“服饰”与“佩饰”的描写,暗示自己品行、道德的追求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地展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留言删除
 
 
更多>同类行业

同类新闻
最新资讯
最新发布
最受欢迎
网站首页  |  黄页  |  联系方式  |  信息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API推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000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