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眼狼”形容那些忘恩负义、翻脸无情、养不熟反被咬的人,带有“牲畜不如”的强烈贬义。
在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白眼狼是灰太狼它大伯。日常中所说的“白眼狼”是一个比喻,目前还没有发现“白眼狼”这种具体的物种存在。
其实,“白眼狼”是白眼+狼的复合义。
人眼解剖图
一、释义
白眼,眼珠转动露出眼白的部分,用来表示蔑视、厌恶、瞧不起某人,相当于英文短语:look down upon somebody。白眼,有时候也见于情侣和密友之间,这个眼神表达一种假装嗔怒实则欢喜的情感。“白眼”同“青眼”相对。
青眼,表示用黑眼珠正眼看人。形容一个人看得起另外一个人,叫“青睐”、“青眼有加”。小孩了无心机,眼黑远远大于眼白,故而给人纯真可爱的感觉。传说中魏晋名士阮籍善为青白眼,他跟嵇康投缘,于是青眼看嵇康;他不喜欢嵇康的哥哥嵇喜,便常给嵇喜白眼。
狼,在中国的文化语境里,长期代表贪婪、狡诈、凶悍、吃肉不吐骨的负面形象。近年来因为一本《狼图腾》的书,狼这种生物竟然慢慢洗白变成“进取、强者、勇敢”的象征。很多企业也推崇所谓“狼文化”和“狼性管理”,但我认为“狼性文化”始终只能作为企业跑马圈地初创阶段的精神,当企业发展到较高阶段还是要遵循“人性文化”。而现代国家如果坚持这种“狼性”丛林法则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则必然会导致霸权主义盛行,这和全球化多极化的世界潮流是绝不相合的。
白眼狼,一头始终吊着白眼的狼,其贪婪、凶狠、无情、伺机反扑的形象呼之欲出。
在古代文学作品里,白眼狼的近似物种是“中山狼”。
赵简子在中山(地名)狩猎,追杀一头狼。狼逃跑中遇到了东郭先生,狼说:“如果先生您能救我,我一定会报答您的大恩。”东郭先生将狼装进自己的大口袋,口袋小狼又大,东郭先生只好将狼的腿捆扎在一起,然后装在口袋里用随车物品盖住。赵简子追捕过来,东郭先生撒谎称并没有见到狼,于是狼逃过一劫。然而狼从口袋里出来后,要吃掉东郭先生。狼说:“当我在口袋里的时候,你把我压得太紧了。”当然,在这个故事的后续,这头白眼狼最后还是被另外一个智慧老人设计击毙。
《红楼梦》里面对迎春的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中山狼指的是迎春丈夫孙绍祖:孙绍祖落魄时投靠贾府,后来孙发迹而贾家衰败。忘恩负义的孙绍祖向贾赦逼债,并强娶贾赦的二小姐迎春。婚后孙绍祖经常对迎春家暴,“金闺花柳”的迎春在婚后不到一年的时间被折磨而死。
无论白眼狼还是中山狼,在中国的文化语境里,都是一种十分负面和受人憎恨的存在。但这个词语的背后,涉及的其实是施恩和报恩的文化。
白眼示例
二、施与报
中国传统文化素来强调感恩,懂得感恩的人和舍得施恩的人向来受人尊重。投桃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得人因果千年记……这些成语典故说的都是:我们在困难窘迫时得了别人的恩义,当自身环境改善且条件允许时,应该十倍百倍地回馈当初帮助我们的人;而我们有余力时,也应该去帮助别人,这样便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态循环;如果我们没有实际能力回报别人的恩德,也当铭记不忘默默为恩人祈福。
也就是说,报恩首先具有必要性,伦理道德要求你这么做;其次,我们的报答要尽可能大于别人的施与,我们作为受恩者有义务主动支付这种“情感利息”——哪怕别人不要求你的回报。
人既是社会动物,也是情感动物,报恩之心多数人都天生具有。结草衔环,漂母一饭千金,讲的都是报恩的故事。
报恩需要我们有心,而施恩其实考验智慧。
有一个旅店老板,有天一个落魄大汉前来寻求暂时收留。老板看此人虽然衣着邋遢,但眉宇之间深藏英气,料定其人将来非等闲之辈。但老板说他不愿有人白吃白住,让大汉帮忙将大堆柴草从一个地方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又经常给他指派一些粗活干(其实并不都是真的需要那么做),大汉欣然接受老板的这种施与。后来恰逢国难,老板鼓励此人参军,不要窝在小地方浪费一身本领。此人后来从行伍的普通一卒逐渐成长为大将,他再次找到老板并千金相赠,以报答当年的收留之恩,而老板却已不太记得施恩这件事了。
在这个故事里面,我们可以看出:在施恩的时候,施与者应该尽量照顾到受恩者的尊严。受恩者往往只是因为一时的境况际遇不佳,但在人格上同施与者是完全平等的。如果施恩者在施与的时候,有凌驾之心有优越之态,那么对于受恩者来说是极大的压迫感甚至是屈辱,施恩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以现在的公益慈善来说,公益之举当然是良好的社会风尚。凡以正当方式得来的钱财反哺社会的爱心人士,其行为值得称道。但如若是拉公益的大旗沽名钓誉,哪怕客观上仍然能让一些弱势者得到实惠,自己的福报也是打折的。至于那种诈捐行为,或者是用不义之财来“行善”为自己洗地,这些做法都无益于福报。
以怨报德,是白眼狼行为。而以德(恩)报德,则应当形成社会规范和风气。
有恩便有怨。有恩要报恩,有怨又当如何呢?
以怨报怨,以仇恨对抗仇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种快意恩仇终究只是江湖绿林的层次;以德报怨,别人对我不公平,别人打我左脸,我右脸仍然迎上去,这种报怨境界也许更高,但这是思想道德上的“大跃进”,我认为也要不得;以直报怨,别人对我不公平对我造成了伤害,我坚持情理法的原则,该惩罚别人的绝不过分姑息(当然得饶人处也饶人),不该惩罚的也不升级打击面,我认为这种方式在当下更有利于建设公序良俗的社会环境。
动画片里的“白眼狼”
三、结论
有慈悲之心,还要知慈悲之法。通过梳理概括传统文化当中的“恩怨施报”,我们可以得出施恩和受恩的总原则:施恩不记,受恩不忘。
我们每个人应该首先把自己活好,遵守法律规章和社会公德,尽量不给他人和社会添麻烦。若有余力施与奉献的时候,量力而行量人而施,不应透支自己的力量强行付出。超越自身能力的施与,容易让自己成为被施与者。施与的不要大于别人能承受的,否则也会给对方造成毕生无以为报的心理负担。
施恩应该尽量不去追求回报,带有目的的施恩只不过是生意和投资,不算是真正的奉献。当对方境遇改善之后坚持报答我们,我们作为施恩者也可以欣然接受,以减少对方的情感负担。
我们接受了别人的恩义,一定要常怀感念之心,努力改善自己的处境,崛起后真诚回馈对方。或者,将恩人给予我们的情义施与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人人都充满感恩的心,社会就会形成更多的正能量。
海子曾经写过这样一句动人的诗: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义。
除了人与人之间的施恩报恩,人类也应该懂得对天地自然怀有感恩之心。阳光、空气、大地、河流、海洋……无私馈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人类应该珍惜自然保护环境科学利用。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人类作为自然之子,自身当在施恩报恩的良性循环中不断升级进化,同时也要感恩回馈养育我们的大自然。纠正调整过去在发展当中的一些不当做法,积极恢复良好的生态局面,为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在人类社会,没有人欢迎白眼狼;面对自然母亲,人类也不能成为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