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一词,在我们的汉语之中,也是古已有之的。不过,假如你要是去问问民国以前的历史学家,比如清朝末年的那些学者,他们肯定不明白什么叫封建社会!在我们的传统话语体系之中,封建一词,它的意思是分封建邦,除此之外并没有别的含义。
清朝后期,东方和西方开始了接触。大量西方历史的东西被介绍到了东方。在这方面,日本人做了很多的翻译工作。他们看到欧洲的中世纪,即所谓的“feudalism”,层层的分封,有公侯伯子男,和中国西周时期的分封建邦很像。于是,就把“feudalism”翻译成了“封建社会”。
后来,又传入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尤其是传入了经过苏联包装过的“唯物史观”。这种《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里公式化的历史唯物主义,将人类历史的发展简单化、公式化,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最后达到共产主义社会。这种观念传入后,被很多人所接受。而在1949年之后,这种公式成为了不可怀疑的圣经。我们所有的教科书,几乎都说人类是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目前是社会主义社会,将来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基于这种认识,人们把这种五种阶段论的唯物史观应用于中国历史的研究。清朝1840年之前的中国,肯定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套用前面说过的五种阶段论的公式,它只能是资本主义前面的社会。而资本主义前面的社会,即公式之中的封建社会。就这样,清朝及其以前的中国就划分成了封建社会。而春秋战国之前的中国,和秦始皇统一之后的中国,显然又有着明显的变化。于是,春秋战国之前的中国,西周和商、夏,只能是封建社会前面的社会。于是,他们就被定义为奴隶社会。
从那以后,我们的历史教科书的书写就明确告诉大家,夏商周三代是奴隶社会,春秋战国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了封建社会。然后,历史老师还要费尽口舌地告诉大家,此封建非彼封建……其实,奴隶社会也好,封建社会也罢,都不是从中国历史研究的现实出发,而是从概念和公式生搬硬套的。至于在生搬硬套下所催生的古代史分期问题,就更有趣了。有些人主张中国封建社会从西周开始,比如范文澜。有些人主张从战国开始,比如郭沫若。也有些人主张从魏晋时期,比如尚钺。在今天看起来,这些都是伪问题。
今天的中国史研究,已经相对来说,摆脱了政治的纷扰。至少在古代史研究领域内,更少教条化的色彩。今天的人们,普遍不再讲什么奴隶社会。夏商周,并不能简单地被看成是奴隶社会。至于中国从秦朝以后的社会,表现出明显的中央集权的特点,这显然与所谓的封建社会并不相容。
更进一步来说,人类是否存在着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历史规律?如果有,那么是否一定就是前人所说的那五种阶段论?正是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历史研究者,在淡化历史研究的政治色彩,试图从历史本身去说明问题。老一辈的学者们且不去说了,至少年轻一些的学者,绝对不会动辄就把封建社会挂在嘴边上来说了。
也有一些学者开始尝试从其他角度来总结中国古代社会,比如何怀宏先生就将中国古代社会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世袭社会及其解体》和《选举社会及其解体》,这两本书就是何先生的代表作。另外,冯天瑜先生的《封建考论》一书,也可以找来看看。当然,也有些人坚持认为夏商周就是奴隶社会,秦朝以后就是封建社会。
至少现在,这个问题是可以自由讨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