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实力强劲,但它的功能可不仅仅是为我们开车指路,就在前不久,北斗卫星协助测绘队员为珠峰量了身高,又引导自动化机械进行智能夏收,在许多领域,北斗系统都可以大展拳脚,也是未来万物互联智能生活的重要坐标。
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北斗也全面助力抗疫工作,基于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定位服务,两座医院在建设过程中,确保工地大部分放线测量一次完成,为迅速施工争取了宝贵时间。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 杨长风:
基于北斗的无人机、无人配送车,这个也纷纷地应用到我们的疫情的医疗物资配送。
让智能机器人在空旷地带不再迷路
总台央视记者 王世玉:
这里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我现在的位置是在鸟巢和水立方之间。这个区域的面积大约是在2万平方米,而现在整个这么大区域面积的清扫工作,都是由我旁边这个无人驾驶的智能机器人完成的。
在空旷的场景,尤其是特征不明显的地区,智能机器人很难通过摄像头判断方向和路线。只有通过北斗定位,准确地知道自己的位置,智能机器人才能自己规划路线。
让自动驾驶汽车洞悉彼此位置
同样的问题还存在于智能驾驶领域,以往的思路,想要判断车辆之间的距离,或者探知路口是否有其他方向的车辆,都需要在车上安装大量的传感器。而现在,安装一个北斗车载终端,就可以实现对几百米外的路况提前预警。
北斗的高精度定位让车辆准确知道了“我在哪”,通过接入统一的车联网系统,还能了解其他车辆的位置,大大提高了行车安全,还为智能交通管理,提高运行效率提供了帮助。
让电子围栏“管住”乱停的共享单车
如果说自动驾驶现在离生活还有距离,那么现在在一些城市,北斗技术设置的电子围栏正在解决共享单车乱停放的问题。
共享单车企业硬件产品经理 范兴龙:搭载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共享单车,可以把定位精度从10米级降低到1米以内,通过北斗技术的技术加持,我们的运营团队对车辆实施一个实时的定位监控。
让播种收割自动进行 提效还增产
智慧交通未来可期,智慧农业已经触手可及。眼前的水田面积将近550亩,往常要完成全部的插秧作业至少需要3个人工作15到20天。同样的工作,基于北斗系统的自动插秧机,不到10天就可以完成这些工作。
合作社负责人 张剑:
特别轻松,全是自动的。我就站在上面看着点就行。
从插秧、植保、收割到粒粒归仓,带有北斗元素的智能农机正在我国多地投入使用,不仅是省时省力,还能增加产量。在播种时,由于北斗系统定位精准,农机可以在田地里行走得更精准,播种时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收割时不落下一颗作物。
农机手 杜庆伟:
每亩地能多播种一成,比如普通机器种九垄,因为走的直,我们能种十垄,提高亩产量,并且能够实现夜间作业,每天多播种近百亩。
让工业生产自动化 劳动者更省力更安全
在工业生产等领域,依靠精准定位的智能设备也在改变生产方式。比如电力巡检,一遇到极热和极寒天气就令人头疼,即使工作人员手动操控无人机,也只能在视野范围内巡检,耗时且费力。而现在,加入北斗芯片的无人机能够实现自主飞行,非常准确地按照预设线路进行巡检作业。
南方电网广东阳江供电局输电人员 黎如欣有了无人机,户外作业不再受恶劣天气的限制,我们可以对输电线路开展红外测温、树障测距、夜间防污等多种巡视,高温天、大雾天、夜间都能正常作业。
让物品会“打报告” 灾害预防增哨点
除了助力生产,北斗系统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就是防灾减灾救灾。最近正是汛期,铁路部门为了防范山体滑坡影响线路安全,在铁路两旁安装了带有北斗导航芯片的防护网,通过获取防护网的位移信息,进而实时监测山体滑坡情况。在救灾方面,北斗系统可以提供救灾人员与车辆监控、灾情信息采集报送、救灾物资管理与调运、现场人员应急搜救以及灾害现场位置服务等。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 王平:
当时汶川地震以后,那么所有的地面的通信设施已经全中断了。其实当时就是北斗在工作,我们部队当时背的北斗一号的接收机去进行抢救的。到了汶川以后发过来的第一个信息实际上就是靠着北斗一号短报文短信息的功能,虽然它只有几百个汉字的能力,但是当时很解决作用。